时间:2011/6/17 访问:1100
“今年和明年全球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全球GDP预计将上升3.5%至4%,高于近3%的长期平均水平。当然,全球经济增长仍将存在地区差异,有些经济体不会在今明两年有显著的增长。与此同时,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决策滞后的挑战”。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WillemBuiter博士对当前的世界经济状况做出如上判断。 WillemBuiter曾任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并曾任IMF及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组织经济顾问。本周,他领衔花旗集团经济学家团队对中国内地进行访问。这个团队的成员还包括花旗集团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DavidLubin,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蔡真真,以及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研究主管沈明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花旗经济学家对中国及全球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放缓有可能被证明是温和的调整,就GDP的环比增长而言,今年第二季度有可能是最弱的一个季度。而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的影响将取决于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以及是不是在可预期之内。 花旗经济学家判断,欧洲央行将很有可能在本月底举行的会议上再次发出加息0.25个百分点的信号,至2012年达到2.5%的水平;而美联储有可能在年内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前提是经济好转符合预期,金融环境保持向好。在此背景下,美元在短期内将走强,但中期仍保持偏弱的势头。 美国是否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取决于经济走向 WillemBuiter认为,全球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有将近两年比较快的增长,但是今年上半年有所放慢。从美国来看,美国经济的放慢与日本的自然灾害和核危机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场灾难导致了全球产业链供给不足。“我们预计美国第二季度GDP的环比增长将反弹至3%左右,主要得益于稳定的就业增长,强劲的商业投资,以及较低的能源成本。” 他认为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有所反弹,这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油价有所回落,这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经济有所支持;二是日本一些产业链的恢复比预期的要好一些,这会使得下半年美国经济相比上半年走强。 他认为,从美国来看,即使明年经济再次出现放慢,美国政府也不会采取新的经济政策。美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已非常具有扩张性,很难进一步放松。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会不会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走向。“如果出现连续两个季度失业率的反弹,比如在9.5%~9.6%左右,那么QE3是有可能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是否实施QE3,还需要两个季度的观察”。 欧洲真正意义的债务重组要等到2013年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一些欧元区国家经济放慢,花旗经济学家预计欧洲经济今年可能达到1.5%~1.6%的增长。 “从欧元区的角度来看,欧元区货币政策和其他发达国家略有不同,面临一个收紧的过程。”WillemBuiter预计短期内欧洲央行有两次加息的可能:一次可能出现在7~9月之间,另外一次可能出现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 目前为止希腊的主权债务重组进程比较慢,WillemBuiter认为对于希腊来说,“自愿债务周转”是解决危机很好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希腊能够与私人机构达成自愿的债务展期或者周转,希腊可以获得第二阶段的援助。如果没有第二阶段援助,希腊很可能在2012年早期出现违约可能。 他认为对于希腊等国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债务重组可能要到2013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开始。他分析说,欧洲小国的债务重组之所以比较困难,是因为很多欧洲银行也卷入其中。欧洲当局希望以提供援助的方式来拖延危机的蔓延,这样就可以使卷入其中的银行能够把主权债务重新转回到各国政府。 新兴市场央行的双重目标削弱了反通胀能力 作为花旗集团新兴市场经济首席经济学家,DavidLubin向记者阐述了对新兴市场经济前景的看法。 他认为当前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无通胀或者低通胀的条件下增长。从2010年底到现在,全球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上升势头,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适当的货币升值。 他注意到上个月以来,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乐观的看法,认为“全球通货膨胀得到一定的控制”。他认为这一乐观情绪主要源于以下4个原因:一是大宗商品价格走软,特别是去年夏天开始的粮食价格上涨目前出现了回落;二是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放慢;三是今年下半年由于基数的原因,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出现一个技术回落;四是有人认为新兴市场的政策紧缩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通货膨胀对于新兴市场经济而言似乎不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但DavidLubin认可这种观点,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到可以乐观的时候。他分析说,目前确实有很多经济体开始加息,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全球真实利率水平实际上仍处在一个历史上比较偏低的位置,比如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新兴市场通货膨胀后的真实利率大概是2%左右,而现在是负0.5%。 另一方面,各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普遍具有双重目标,它们除了要应对通货膨胀,还要考虑汇率问题,试图在反通胀的同时避免货币大幅走强。这种双重目标使得国际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央行的反通胀能力有所怀疑。 一些新兴市场出现“中国依赖” 花旗经济学家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经济放缓有可能被证明是温和的调整,就GDP的环比增长而言,今年第二季度有可能是最弱的一个季度。那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于世界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蔡真真认为,在亚太地区,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如果中国经济放慢的话,对很多经济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比较高,中国经济放慢对他们的影响会比较大。而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更加依靠内需,中国经济走势对他们的影响相对小一些。此外,如果中国经济放慢,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下降的话,对印度来讲可能是一件好事。 DavidLubin认为,现在很多新兴市场经济出现了“中国依赖”,它们的经济增长跟中国密切相关。除了贸易联系之外,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还存在着产业链的整合,如果缺了中国这一环,其他很多环就转不动了。另外,拉美国家存在着大宗商品出口到中国的依赖,如果中国经济明显放慢,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归根到底,对中国放慢的影响取决于中国放慢的程度,或者取决于中国放慢是不是意料之中的。如果这是非常大的放慢,或是预料之外的放慢,还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影响。”DavidLubin说。 WillemBuiter认为,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2013年之前大幅度放慢的可能性不大,除非银行系统出现危机。他认为,如果中国经济放慢,对欧洲的影响会大于对美国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中欧贸易关系更为紧密,特别是德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对美国来讲,它的能源消耗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果中国经济放慢,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下降,对美国的经济来讲则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