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流通企业将掀兼并重组浪潮

时间:2010/9/17  访问:1233


    深化医疗改革,涉及全国药品流通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新规划对全国及区域性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带来利好。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15日)获悉,《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已经结束了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征求意见,目前正在商务部内部进行意见归拢后的最后调整。

    有接近商务部的权威人士昨日向本报透露,由于意见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及必需的公文流程,且最后要以多部门名义发出,“《规划》很可能在11月公布,各省市规划将于12月底前制订并印发”。

鼓励兼并重组

    在强调“市场配置作用”和“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基调下,毫无疑问,即将出台的《规划》将最先惠及国药、上药、九州通和南京医药(600713.SH)等全国和地方龙头医药商业企业。

    本报注意到,《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充分市场竞争,培育1~2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跨地区全国性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过百亿元的区域性大型医药企业。”

    “征求意见的时候,大家认为全国1~2家的数字设定很可能造成垄断,所以最终公布的数字可能会在3家左右,但是也不会更多了。”昨日,有接近《规划》讨论的行业专家向本报透露。

    “而这一目标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是希望在5年内实现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占全行业年销售总额80%以上。”上述人士说。

    按照2009年医药商业销售排名,国药、上药和九州通排名前三,南京医药、广州医药、安徽华源等紧随其后,其中,国药集团2009年销售收入650亿元,2010年设定目标800亿元。

    而新上药由于重组,业绩具体数额很难预估,但其规划,2012年收入达500亿元,2013年销售过亿元的品种超过35个,2015年收入达到8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三中唯一的民企九州通,上月已经顺利过会,今年业绩出现大幅提升也将在意料之中。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医药百强企业中,销售总额过50亿元的企业有18家;过30亿元的企业已达到33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38家;有86家企业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医药流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国药这个梯队的企业肯定获益是最明显的,”有接近国药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一谈到医药商业领域就是多、小、散、乱,现在新一轮深化医改明确提出要提高行业集中度,鼓励兼并重组,政策和市场其实都已经留好了足够的空间给龙头们。”

    事实上,自去年国药旗下国药控股(01099.HK)在港上市后,募得大量资金的国药就已经开始在各地招兵买马、攻城略地。

    “以往国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面很广,但不够深入,地市级很少能深入做下去,这一年来,他们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收购地市级的商业霸主,比如在山东省等几个省份,他们的动作就很频繁。”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相同的境况也出现在新上药身上,重组消息发布后,新上药随即宣布了拟收购并控股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地方性分销企业,以拓展其全国的分销渠道的计划。而上海医药(601607.SH)董事长吕明方也表示,预计并购的企业在2010年将带来50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

    种种迹象表明,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开始加强对区域分销市场的渠道控制,结构重组正在进行中。

    但有医药协会负责人提醒,由于执行《规划》最终还是要看各地的实际规划内容,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不可避免,“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些区域龙头在此轮规划中的受益可能更加直接”。

    “尤其是越往下走,地方保护的力度就越大。”该人士认为,之前不少地方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出现“钦点”一家或两家的现象,恐怕以后也很难杜绝。

    破解连锁药店跨地区发展难题

    相对医药批发,新一轮深化医改中政策明显缺位的零售药店,有望在商务部的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中获得补救。

 


 

版权所有: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 粤ICP备10060629号 法律声明 | 您是第9262846位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