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金融亚洲部门开始清仓资产

时间:2011/11/3  访问:466

 

    鉴于监管机构的压力,曼氏金融的亚洲部门开始平仓交易并出售资产,银行家指出,这些部门的残留资产可能会令试图扩张的金融机构感兴趣。

综合媒体11月2日报道,全球曼氏金融(MF Global Holdings Ltd.)各亚洲部门2日开始平仓交易并出售资产,因面临监管机构的持续压力,后者试图限制雷曼兄弟之后最大规模的证券公司倒闭对该区造成的影响。

    香港高等法院已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任曼氏金融香港业务和新加坡业务的临时清盘人。该清算公司还被任命为曼氏金融澳大利亚业务的自愿管理人。毕马威的侯柏特(Patrick Cowley)称,临时清盘人正在评估这些企业的选择,而且将与全球其他被任命的管理员积极处置这些业务。香港证券监管机构1日稍晚要求MF Global Hong Kong Ltd.按照客户指令,对证券交易所的现有期货和期权进行平仓或转仓。

    银行家称,全球曼氏金融在亚洲的残存资产可能会吸引试图在该区扩张的金融机构。一位银行家称,全球曼氏金融地方部门仍有许可证、人员和客户名册,这些对于试图在外部市场扩张的中国或新加坡银行是有价值的。他们表示,收购方可能会廉价购买这些资产,但必须在员工和客户撤离该倒闭企业前快速采取行动。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家潜在的购买方已经开始着手购买曼氏金融日本剩余资产,其尤其对日本不断增长的零售投资者服务业务感兴趣,比如“渡边太太”(Mrs Watanabe)。日本当地监管机构本周稍早冻结曼氏金融日本业务MF Global FXA Securities Ltd.的账户时,该部门拥有5,000个运营账户。日本金融服务厅表示,截至9月底,这些账户金额约为25亿日圆(3200万美元)。

    MF Global持股19.5%的位于台北的Polaris MF Global Futures Co.称,其运营和客户资产没有受到曼氏金融破产的影响。Polaris MF称,曼氏金融是该公司股东之一,而且不涉及日常交易。该公司高管称,被冻结的是曼氏金融对该公司的持股,而不是其客户资产。

    因高风险债务投资遭受巨额亏损,全球曼氏金融于当地时间10月31日正式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成为欧债危机持续扩散下,华尔街上第一家破产的大型上市交易经纪商。显而易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毒效”正在向全球金融机构蔓延。按资产规模计算,曼氏金融是美国第五大金融机构,破产消息一经传出,引得美国金融市场震荡,人们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欧债风险敞口感到担忧。

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曾是少数几家有权出售美国国债的“一级券商”。几周前,全球主要评级公司穆迪、标普和惠誉均将曼氏金融的评级降至“垃圾级”,认为该公司对欧洲主权债务的63亿美元豪赌风险过高。评级遭下调成为其最终破产的导火索。

    根据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的资料,曼氏拥有资产410亿美元,债务为397亿美元,该公司债权人超过500个,其中包括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涉及金额分别为12亿美元和10亿美元。不过,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曼氏金融破产的后果不会像雷曼兄弟那么严重,其规模也不足以在美国金融系统引发系统性风险,但是这足以敲响警钟:欧债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华尔街。

 

 

版权所有: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 粤ICP备10060629号 法律声明 | 您是第9346766位访客
>>